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传媒 > 影视明星 > > 正文

二战电影哪家强?美帝偏娱乐 欧陆较文艺

  • 时间:2014-11-27 12:22
  • 来源:腾讯娱乐
  • 作者:云起

战争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伤痛,同时却也成为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因为在这个典型的时间与事件背景之下,很容易塑造出迥异的人物形象,刻画出鲜明的人物性格。此外,战争似乎也是个万金油般的存在,无论是剧情、惊悚、喜剧、爱情,还是荒诞、超现实,抑或真实、夸张、写意、商业等题材,都能在其中找到最为独特的角色和情节,让编剧和导演打造出最离奇、最动人,或者最写实的故事。

其中曾缔造了无数经典战例的二战从海量战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各国影人的香饽饽;而因为每个国家参战过程的不同,文化气质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导演对于二战的着眼点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讲求集体主义的中国,往往会拍出《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甚至是《建国大业》这样宏大、出场人物如过江之鲫的影片;而反思不够彻底的日本导演,总是从小处着眼,小心翼翼地避开歌颂战争的雷区,同时又兼顾了本国观众的口味取向。此外,美国人的类型化、德国人的反思以及欧洲人的艺术品位,都能在二战影片中得到体现……那么问题来了,拍二战电影哪家强?

娱乐、反思、诗意 拍二战电影,究竟哪家强?

内地正在热映的《狂怒》可谓美式二战片的最新产物

二战范之美利坚

个人主义与娱乐感并重

美国拍摄的二战片总是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强调个人的价值,而且总是会把个体的生死存亡描述成人性的胜利或泯灭。在《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的死亡,就远比大爆炸里死掉的人要触目惊心得多。

此外,美国二战片还非常讲究娱乐性。注意!这里说的娱乐性并不是“逗您一笑”的幽默,而是指把二战片类型化的一种电影美学诉求。比如被拍摄成动作片的《血染雪山堡》;被拍摄成家庭剧的《硫磺岛家书》与《父辈的旗帜》;与西部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大逃亡》;以寻宝为重的《盟军夺宝队》以及喜剧片《战略大作战》等等。究其原因,作为二战的战胜国之一,而且战火也没有烧到本土,因此美国人对二战的心态与欧洲人、亚洲人截然不同。他们既不洞若观火,也不感同身受,所以可以拍摄出众多类型化的二战影片。

当然,美国还有一类二战片同样不容忽视,那就是具有敢死队情节的作品。在这类影片中,总会有一小队人马深入敌后,执行一些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很多时候,士兵们执行的是自杀式任务。诸如《拯救大兵瑞恩》、《十二金刚》以及最近在国内热映的《狂怒》均属此类。

娱乐、反思、诗意 拍二战电影,究竟哪家强?

德国人打造的《决战斯大林格勒》并未因自己战败国的身份而丧失立场

二战范之德意志

中立立场、强烈反思的国民性

德国人之所以能屡次拍出关于二战的经典电影,除了与德国良好、悠久的电影传统有关,更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战败国并在战争后饱受分裂之苦的他们,往往会比别国更善于“反思”战争。《梅菲斯特》就是这么一部带有荒诞和强烈现实隐喻的作品。片中,导演伊斯特凡·萨博刻意抹淡了本片与《浮士德》的关联,转而从一个演员的内心和信仰的角度来说明,人是如何出卖掉自己的灵魂的,并借此类比当年德国的现实——为什么纳粹会得到众多德国普通人的支持。还有著名的《帝国陷落》,也是一部反思之作,导演用一种客观而且雄辩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真相。它没有简化历史,而是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其复杂性。在这种还原历史的态度下,希特勒从以往电影中的恶魔,回归到了真实的人。

在反思之外,德国电影人还站在普通人的道德立场上,描绘德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表现。作为一部潜艇题材电影,《从海底出击》讲述的就是一艘潜艇上德国军人的作战生活。法斯宾德的《莉莉玛莲》同样站在了普通人的立场上,用一位歌手跌宕起伏的生活,讲述了即便是德国人、德国名人,在二战之中也是孤立无助的。德国人,严谨、教条,而很多时候德国电影也几乎是没有立场、绝对客观的,尤其是在敏感的二战片中,德国人的这种国民性展露无遗。比如1993年版《决战斯大林格勒》,德国导演约瑟夫·维尔斯麦尔采用了从入侵国和战败国的角度切入知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片中,他使用了一种“中立”的立场来讲述这场血战。他没有痛诉战争的残忍悲惨、也没有讴歌苏德士兵的英勇无畏,只是很直接露骨地将那场战争血淋淋地展现在银幕上——德国人的国民性可见一斑。

娱乐、反思、诗意 拍二战电影,究竟哪家强?

“全民总动员”的《解放》是前苏联二战宏大巨制的代表作

二战范之前苏联/俄罗斯

举国动员的宏大与诗意

拜前苏联的举国体制所赐,我们才能在银幕上看到那些与真实战争的规模差不多的影片——诸如《解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等等。这些影片不顾投资、不顾票房,只求真实性和宏大场面。也只有在当时的前苏联,才有财力、人力和物力能拍摄出来。尤其是《解放》这部电影,影片共分5个部分,从库尔可斯坦克大会战到柏林攻防战,放映时间为10小时55分钟。这部片子的拍摄、制作耗时6年,由参加过二战的尤里欧塞洛夫执导,得到冷战时期驻欧苏军的全力支持,场面恢弘,人物超过3万个,出动坦克1万辆,战斗机1千多架,不仅是前苏联电影史也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空前巨制。

除了类型这样的“全民总动员”巨制,前苏联电影人在“实况拍摄”美学的指导下,还推出了《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苏维埃国家》等纪实色彩浓重的影片。而在斯大林之后的所谓“新浪潮”时期,俄罗斯文学艺术厚重无比的大地力量开始在电影中显现。具有人性主义的代表作是1957年拍摄的《雁南飞》,这部影片开创了前苏联的新流派——诗电影。而这种电影在塔可夫斯基的二战片《伊万的童年》的推动下,也逐渐走上了巅峰。此类影片讲求镜头和电影语言。而同时代里,也出现了讴歌人性、赞美爱情的《士兵之歌》和《第四十一》。

随着历史的发展,前苏联走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1972年,罗斯托茨基拍摄了借战争反讽今日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85年,时任前苏联导演协会主席的伊里姆·克里莫夫拍摄了结合真实与幻境的战争片《炎628》。这部电影用浓墨重彩的手法描绘了战争对人性的异化,用写实到令人有些作呕的“真实”来表现法西斯军队的残酷。片中,导演用了大量的篇幅描绘纳粹军人如何虐待屠杀苏联人民,这种“恐怖的表演”为该片赢得了最恐怖战争片的“美名”——当然,这也成为了前苏联二战电影的绝唱。进入俄罗斯时代,由于经济等因素制约,这个“新兴的国家”,除了去年的《斯大林格勒》,其余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二战片。

娱乐、反思、诗意 拍二战电影,究竟哪家强?

两位欧洲大师合导的《平步青云》,凸显了欧陆二战片的别具一格

二战范之欧陆大地

花样多、逼格高的“文艺片群”

欧洲二战电影,是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的。因为难以将其分门别类,所以很多影片都被统称为“文艺片”。在意大利,二战片是新现实主义的重要题材,其发轫之作《罗马不设防》就是一部讲究真实和表现真实的杰作。它从一个时代的层面上,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意大利现实,有着纪录片般的价值和意义。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在战争三部曲里并没有直接表述战争,而是对战后世界展开了反思批判。法国名导让-皮埃尔·梅尔维尔风格化的《影子部队》里没有大英雄,只有普通人。能活着走出战争的普通人,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丝不道德的“血统”。梅尔维尔用一种冷峻、严肃、低调、阴郁和内敛的影调拍摄出了这部作品。

丹麦人拉斯·冯·提尔的《欧罗巴》是一部大胆前卫的影片。魔幻写实主义的手段表述了纳粹分子与和平分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新浪潮大将阿伦·雷乃的《夜与雾》则是电影史上的一个“特例”。影片的色彩运用独到,见解深刻。解说词揭露了“记忆与遗忘”这一组母题,并且用“声画叠用”的电影词汇让观赏者一再“被迫”去思索历史、真相、宣传和记忆间的关系。看这部电影的人都在承受着一种痛苦和挣扎——在不想观看残忍影像和继续观看中挣扎——“直到这些影像你再也忘不掉为止”。

至于英国二战电影,则总是能在大制作和小格局之间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大卫·里恩能拍摄出考量民族性的《桂河大桥》;汉弗莱·詹宁斯可以在《聆听英国》和《救火英雄》里用抒情的笔触来描绘战中英国人的生活;卡瓦尔康蒂·阿尔贝托则可以拍摄出间谍片《48小时》;还有娓娓道来、具有英伦情调的《轰炸鲁尔水坝记》。而迈克尔·鲍威尔和艾默力·皮斯伯格这两位跨越国界的大师的搭档作品《平步青云》,则用一种“非正常”手法表现了军人在死亡后,前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其实,电影中的战争往往并没有那么可怕,《平步青云》对战争与死亡的处理,正是欧陆二战片别具一格的体现。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