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资讯 > 厂家动态 > > 正文

长城汽车的2021

  • 时间:2022-01-29 10:29
  • 来源:智驾网
  • 作者:智驾网

转型是这几年来汽车业内的高频词,但关于“转型”,一直有句话称“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不过这句话用在中国汽车产业并不成立。中国自主品牌近年来积极拥抱转型,而长城汽车是一个成功的新样本。

2021年已经定格,中国汽车市场实现正增长,扭转了三年来的连降趋势,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达到44.4%,比上年同期提升了6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的市场格局正发生历史性巨变,这其中有长城汽车的突出贡献。

根据最新的官方数据,长城汽车2021年销售新车超过128万辆,其中海外销售14.27万辆、新能源车销售13.69万辆,这些市场成绩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截至2021年,长城汽车已经取得连续六年突破百万销量的成就。

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品牌中,长城汽车是中国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产业的第一批代表性企业,并成为汽车产业内“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

长城汽车高速增长的体量,在面对智联化转型的历史性时刻,挑战同样也是巨大的。

所谓“船大难调头”,大企业转型难道就注定要慢一拍?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有没有找到正确的理念和得当的方法。

在与长城汽车官方交流的过程中,智驾君抛出了一个观点:头部企业体量大,核心技术层面的供应链变革难度也大,企业架构针对最新市场需求的调整也更吃力,这些都是“大象转身”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想要顺应消费市场的变革,就必须有彻底抛弃旧有思维的勇气,积极拥抱最新的市场风向。

这原本是一个“天然正确”的观点,却得到了长城汽车官方“否定”的回应。

长城汽车官方表示,面对智联化转型,我们不要做市场的追随者,而是要做市场的引领者。顺应市场风向只不过是被动追随,很可能永远都会慢别人一拍,只有主动引领新风向才真正拥有主动权,才是转型、变革的核心目的。

智驾君突然意识到,这其实正是理念层面的革新,也是企业变革的起点。向智联化转型,是所有企业都在高喊的口号,然而更有深度的思考却依旧鲜见。

在当前这个变革时代,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方向都有可能成为今后的大趋势。与其被动等方向,然后再去“追风”,不如前瞻性地去判断新风向,用新技术、新功能、新生态去引领、去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长城汽车开始在智联技术领域发力。总结起来,方法有三。

第一,在智能辅助驾驶、车联网技术方面落地“全生态”布局。

众所周知,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一整套解决方案,涉及基础平台、硬件、软件一系列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一整套解决方案也不是靠单纯的技术堆砌就能实现,其中还有融合、匹配的问题。

因此,智联化仅靠“买”是很难实现的,这也是当前这个初级阶段“大车企做得吃力,小车企难有起色”的原因。

长城汽车从一开始就注重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能力,从人工智能技术孵化到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均有布局。

2019年11月,长城汽车成立毫末智行,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服务构建起了自研能力。如今,长城汽车拥有了产品数字化中心、毫末智行、仙豆智能、诺创科技4个智能化组织,拥有超过3000人的软件团队。预计到2023年,软件开发人才将达到1万人。

2021年2月,长城汽车完成了对汽车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的战略投资,将地平线领先的汽车智能芯片、算法与长城汽车自身的相关技术实现了融合。

在这一系列布局之下,长城汽车收获了新一批技术成果。

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打造出了“智慧线控底盘”;在车联网技术方面,拥有了“智能座舱平台”。

其中,前者已经发布了全球第一个智慧线控底盘,整合了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换挡、线控油门、线控悬挂5个核心底盘系统,车辆底盘所要执行的所有操控均已涵盖。

这相当于为智能辅助驾驶车辆配备了一副“专属筋骨”,执行智能辅助驾驶控制将更加高效、可靠。

后者则采用当前技术领先的高通8155芯片,打造了专属智能座舱平台。车机的运算能力更强,所能支持的服务也就更多,同时拥有更好的进化能力,为满足未来更多新技术提供了冗余。

此外,长城汽车自研的IDC3.0智能辅助驾驶计算平台,其单板算力达到360T。它相当于智能汽车的大脑,与智慧线控底盘、智能座舱平台相结合,就可以让智能汽车拥有“聪明的大脑”、“敏捷的身体”和“周到的服务”,覆盖未来智慧出行所需的全部核心技术。

不过,即便核心技术实现了全栈自研,但未来出行涵盖的细分领域太广,一家车企就算实力再强也不可能完全覆盖,这又该如何解决?

针对这一问题,长城汽车便采取了智联化转型的第二个方法——着手构建“智能生态联盟”。

简而言之,就是联合众多合作伙伴“众创”,大家群策群力携手构建未来出行生态。

长城汽车的智能汽车相当于“沃土”,众创伙伴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来落地各种新功能,实现共同成长。

如此一来,智联出行服务的思路就彻底打开了,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开发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更可以用新技术、新服务来引领消费市场。

从这一角度来看,长城汽车高层所说的“引领”也就有了落地的基础。

2021年6月29日,在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期间,由长城汽车发起的咖啡智能生态联盟正式成立。

长城汽车表示,联盟将以更加开放、共享的态度与跨行业合作伙伴携手并进,共同铸就智慧出行的未来。

根据已经公布的规划,长城汽车会将各类控制域、车机应用等接口全部开放,合作伙伴可以通过“云管端”与“车控域”的接口与长城车型实现打通,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各个车控域完成衔接。

据悉,长城汽车将在2022年形成完善的、开源的、可拓展的整车操作系统。

这意味着,一旦这套系统正式落地,长城汽车车机所能提供的功能将拥有更多无限可能。

第三个方法,是企业运转模式的改善。

我们都说智能汽车是新物种,那么孕育新物种的基盘必然也需要新模式才能胜任。

近些年来,从长城汽车的诸多举措上可以看出,新生代力量已经在企业内拥有了足够的决策权。

无论是欧拉复古风潮的兴起、沙龙机甲龙新品类的开创,还是大狗、坦克、初恋等车型的命名,都是年轻决策者的典型手笔。

而在智联化技术上,显然也是年轻消费者最为看重的。智联化转型由年轻人组成的新架构来决策,才能真正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对此,长城汽车官方也给予了肯定的答复。

长城汽车表示,公司对年轻化非常看重,采取了全新的“作战群”组织机制,构建了“一车一品牌一公司”组织形态,按照车型进行分组,与该车型相关的产品负责人、技术工程师、大区经理等都隶属于同一个“作战群”,每个作战群都像一个独立公司一样。

如此一来,每一个车型的相关人员就有了更高的沟通效率,可以针对市场反馈做出快速反应。

尤其是在智联化方面,长城汽车可以对新思维、新动态、新需求实现更快地上传下达,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实用性和新锐性也就有了保证。

长城汽车高层表示,公司希望可以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管理运转模式,并成为企业智联化转型的样板。

以当前的效果来看,长城汽车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进入2022年,长城汽车的智联化进程将持续加速推进。

在智能驾驶领域,当前已经完成了NOH高速自动领航辅助驾驶、记忆泊车、窄道自主探路等技术的量产搭载。预计到2025年,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前装渗透率有望达到40%以上。

在智能座舱领域,长城汽车将在2022年逐步完成语音、视觉、导航地图、场景引擎等多领域软件能力,实现唇语识别、手势及动作识别、眼球追踪等多模融合交互的研发与应用。未来,还将推出深度域融合、硬件可插拔、软件可复用的智能座舱生态系统。

在长城汽车第8届科技节上,长城汽车宣布:到2025年,将累计投入1000亿元研发费用,并实现400万辆的年销售量。

巨大的投资费用与庞大的市场体量,意味着长城汽车在智联化领域拥有可观的普世价值。

汽车智联化不是高端车型专属的“玩物”,而是未来大众出行的“刚需”。

当前,长城汽车旗下的全品类车型都已经普及了智联配置;未来,400万辆年销量的逐步推进,对车市智联化普及的推动将更加显著。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车众网(www.careveryone.com)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约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