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车众传媒 > 车众动态 > > 正文

饶曙光:中国电影多以话题取胜 仍需在内容上下功夫

  • 时间:2015-02-09 13:32
  • 来源:中国经济网
  • 作者:综合报道

编者按: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持续火爆,全年票房又创新高,虽没有达到预期的300亿元目标,却也打破了2013年的纪录。随着互联网逐渐涉足电影产业,2015年电影如何进一步发展?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专栏作家、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撰文表示,处于后发状态的中国电影采取了相对集中及其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策略,以制造话题来抗衡好莱坞用高科技及其资本规模打造的现代高科技电影视听奇观。这种战略与策略的有效性能够持续多久,是否能够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长期占得先机,需要前瞻性的思考和预判。饶曙光认为,中国电影要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2014中国电影的结构性变化

从故事片生产数量上看,2014年共产出故事影片618部,同比减少了20部。但从票房上看,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城市影院观众达到8.3亿人次,同比也增长34.52%。不难发现,中国电影的单位质量效益、单片效益有所提高。不过,这个增长与影院、银幕数的增长是匹配的:2014年新增影院1015家,新增银幕5397块,日均增长15块银幕,银幕总数已达2.36万块。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因为在2014年上映的388部影片中,进口片80部产出票房达134.8亿,308部国产电影产出161.55亿元票房,占总额的54.51%。

众所周知,处于后发状态的中国电影采取了相对集中及其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策略,以制造话题来抗衡好莱坞用高科技及其资本规模打造的现代高科技电影视听奇观。从2014年票房TOP30中,爱情、喜剧和动作三种类型共同撑起了中国国产片的近70%票房,中国电影差异化竞争战略和策略还是非常有效的。从电影工业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国际化的角度看,中美电影进行的战争依然是“不对称的”,因此采取制造话题取胜的策略体现了中国电影人的某种智慧,其中也不乏某种无奈。如按照当下中国电影的工业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国际化水平及其艺术创造力、艺术想象力,创作和生产科幻电影很难说有成功的把握。事实上,近期获得高票房的国产电影大多都是以制造话题取胜,以小品化、桥段化掩盖电影叙事能力的不足,以互动性强的网络语言掩盖电影专业能力的不足,也似乎彻底颠覆了电影“讲故事”、“讲好故事”的本性、本质。这种战略与策略的有效性能够持续多久,是否能够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长期占得先机,需要我们前瞻性的思考和预判。我们绝不能停留在暂时性主动和胜利的盲目乐观中,此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还必须前瞻性的研判和思考电影观众的结构性变化可能会对中国电影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数据显示,90后观众超越80后观众成为当下中国电影市场的观影主体。19-30岁年龄段在2013年、2014年成为了中国观众的核心观影人群,贡献了中国电影票房的80%以上。他们的需求、欣赏和消费倾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生产。需要反复提醒和强调,电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远远不是票房所衡量的,电影对于国民经济转型及其增长的推动、贡献,也远远超越了票房乃至单纯经济效应的边界。数据显示,2014年由电影所带动的整体电影产业规模超过687亿元,直接和间接消费约436亿元,间接提供不少于50万个就业岗位,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提升。我们对电影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其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和阐释远远没有到位。

互联网公司大举进入电影行业以及今后的电影企业很大程度上是为互联网公司打工成为了2014年中国电影业界的最大热点话题,并且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背景的公司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及视频网站出身的乐视、优酷土豆、爱奇艺都纷纷进军电影界,电影投资不断上演“不差钱”的火爆场面。他们以大数据为依据、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方位运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下中国电影的业态和生态。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身处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建构与互联网和大数据相适应的电影观念恐怕也是势在必行。互联网和大数据将会对电影、尤其是传统电影、影院电影带来怎样的冲击和影响,我们现在还无法充分估量、充分认识,一切认识和定义恐怕“永远在路上”。但是多渠道发行、互联网版权、游戏授权、衍生品授权、主题公园等合在一起正在形成新的市场机遇,有可能从单纯的票房经济上升为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也就有效延伸电影产业链以减轻票房对中国电影的压力,改变单纯以票房评价电影创作和生产成败得失的习惯性思维和方法,建立更具有包容性、综合性、前瞻性、科学性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促使电影从单纯的票房经济上升为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的“大电影产业”。

新生力量尤其是跨界导演不断涌现及其全面发力是2014年中国电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新的观察角度、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电影语言和他们对年轻观众的了解,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模式,为中国电影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跨界导演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元性,多元性包括在电影文化上体现出来的多元性,以及电影机制、电影运作模式、电影形态、电影类型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巨大的创作能量和活力对传统电影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二、中国电影的结构性调整及其大趋势

随着互联网公司全方位进入影视产业,随着互联网思维深刻的影响影视产业的每一个环节和领域,影视产业的运营方式、盈利模式都将会发生某种颠覆性的变化。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电影也将会超越单纯的票房收入,产业格局和产业模式也将会得到进一步优化,电影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将会进一步提升和显现。大数据、互联网思维正在深刻地改变电影产业业态及商业模式。谁能前瞻的思考、适合及其整合,谁就能在将来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围绕中国电影的很多争论(包括很多人的纠结)除了缺乏包容性的观念和态度,更在于我们对电影的认识和理解没有随着电影实践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互联网、大数据对电影的影响和改变有可能是革命性的,对此我们应该有前瞻性的思考。同时,更要寻求有效的对策,实现与互联网、大数据的“无缝对接”(业内术语“匹配”)。与好菜坞相比,我们不仅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有某种后发优势。与此同时,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等新概念也横空出世,拓展了人们对电影的认识和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凸显了中国电影的后发优势,是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新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当下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互联网基因电影、网生代电影都将是结久不衰的热点话题。

对于每一个电影人而言,都必须尽可能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否则被淘汰的命运注定是无法逃脱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人为地夸大乃至神化这些概念,以至于在茫茫互联网大潮中失去方向,失去努力的目标。归根到底,互联网时代的电影生产终究还是内容生产,如果内容生产与渠道建设不匹配,那么,再通畅的渠道也无法弥补内容生产的不足和差距。对于电影创作而言,从生活中发现好故事并且以电影化的方式、以观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讲好故事,依然是电影创作的“本体”。换句话说,大数据对中国电影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和重视都不过分。但是,大数据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能与市场调研基础上的文化消费心理、文化消费行为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也就是说,大数据无非是电影生产者(公司)、电影创作者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创作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作品),无缝对接目标受众群体并不断拓展。更重要的是,如果电影自身的品质、品味不高,大数据或许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而随着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观影人次的高速度增长、随着二、三线城市影院的急剧增长,中国电影的市场结构将发生新的变化,为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新的契机、新的动力。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融合发展城市、集聚区和新型城镇。”有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可以预计,在城镇数量增多、观影人口扩大的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前景和空间是巨大的。

中国电影产业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市场结构、市场体系存在着重大的结构性矛盾和障碍。当务之急是要抓住中国电影市场空间充分打开、市场基础不断夯实的有利时机,加强顶层设计,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全面深化差异化、特色化、多样化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电影文化体系建设,有效提升观众的观赏水平、从单纯的娱乐过渡到审美。只有这样,中国电影的生态才能逐步走向良性和优化,差异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电影才能够在市场层面获得应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中国电影的整体发展、综合效应才能是可持续和健康的。相信随着差异化电影市场体系建设的不断细化和完善,观众更会追捧多样化、差异化的电影,从市场层面促进中国电影生态的优化。而尽管21岁左右的观众是电影票房的最大贡献者,但作为大众艺术的电影还是应该为更大、更多层面的观众群体服务。我们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培养源源不断的青年人才群体,不断激活和拓展电影创意元素,让创意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核心动力,并有效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文化软实力。而要实现这样的战略目的,必须从电影的法治环境、版权保护入手,尽快培育以电影为核心的大型传媒集团,有效延伸电影产业链,有序开发电影衍生产品,减轻电影对单纯的票房经济的依赖,给创作、创作者提供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创作环境。

在观察、理解和评价中国电影时,不少人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以国外电影的一些叙事规则、规范乃至标准来要求中国电影,其实是一种理论误区和盲区。电影最核心的本质是与观众的契约关系,并且在互动中不断调整以适应观众口味的变化。换句话说,任何电影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叙事规则、规范。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电影尤其是类型电影都很难达到“全球化”,因此关键在于与此时此地的本土电影观众建立有效的契约关系,并且形成良性互动。

中国电影(乃至华语电影)要走自己的路,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当下中国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和要求;两个基本点就是一方面要传承、发扬光大中国文化、中国电影的优秀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全方位学习和借鉴外国电影的先进经验。特别是美国发展电影产业的有效经验,法国保持电影文化多样性的有效经验。中国电影要在内容生产、内容品质和内涵上成为生产大国乃至强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与美国电影的差距也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改变的。中国电影不仅没有任何骄傲的理由,反而应该有更强烈的忧患意思和危机感。事实上,不断拓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和规模如果没有电影内容和品质的支撑,如果不能以从“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中提炼出来的中国故事体现中国精神、传递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那么中国电影就不能为中国大国崛起作出独特的贡献,就难以通过“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的国际魅力和影响力,也就将有愧于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人民。总之,中国电影要走出一条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独特道路,必须有效拓展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本土电影市场,同时也要丰富电影的文化内涵,增强电影的文化表达、文化标识,有效提升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影响力、软实力。

注:1.车众网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2.图片车众网引用于互联网

(责任编辑:约翰)